(十一)加强生态保护与修复。
春节期间集中燃放烟花爆竹会加剧污染程度,但我不认为是形成重污染天气的主要因素。此外,春节期间公路货运大幅下降,但客运量上升30%左右,使得柴油客车的排放量增加。
4日,污染范围扩大至河北省东部及中南部城市,空气质量以重度污染水平为主,石家庄等个别城市出现严重污染。中国环境监测总站称,4日夜间受冷空气影响,北京的扩散条件由北向南逐渐转好,5日北方大部扩散条件好转,污染形势将缓解。中央气象台4日8时发布的每日天气提示称,华北中南部、黄淮以及陕西关中等地空气重污染扩散条件转差,冀豫鄂等多省大雾弥漫,局地能见度不足200米。2日石家庄、保定、廊坊达到重度污染水平,3日污染范围和污染程度进一步扩大,影响城市包括石家庄、保定、廊坊和邢台,空气质量达到重度至严重污染水平。然而雾霾也在节后再次露面,给工作、生活在这里的市民心中添了不少堵。
此番雾霾恰逢春节过后,人们难免会将雾霾与烟花爆竹的燃放联系起来。北京市环保监测中心大气室主任李云婷介绍,在限制燃放烟花爆竹之后,与2016年春节期间同比,该市高级别污染天数较少。目前正在应用的柴油机后处理技术路线包括氮氧化物选择性催化还原为核心技术(SCR技术路线)和颗粒物捕集为核心技术(DPF技术路线)。
他说,一方面要将柴油机与柴油品质作为一个整体,持续并同步地加严新车排放与燃油品质的标准。除了这些公认的老方法,专家们都认为,日益发展的发动机技术、燃烧技术、柴油机后处理技术得到应用后,都能极大缓解柴油尾气污染。根据《2016年中国机动车环境管理年报》,2015年,占比仅有12.6%的柴油车其氮氧化物(372.0万吨)和颗粒物(53.6万吨)排放量却分别占机动车排放总量的69%和99%以上。春节刚过,北京治霾又要发大招,2017年北京十大治霾狠招第一发即将落地:2月15日起实施国Ⅰ、国Ⅱ轻型汽油车五环路内限行,全年还将淘汰30万辆老旧机动车。
柴油发动机排出的污染物到底有多可怕?清华大学大气污染与控制专家贺克斌院士说,柴油尾气污染物如一氧化碳、氮氧化物、二氧化硫等,主要以颗粒状存在,单颗粒在10到50纳米,非常细。我们平时谈论最多的是PM2.5,而很多柴油尾气排出来的颗粒物甚至比PM2.5、PM1还小,并且上面还附着很多重金属物质。
民间环保组织好空气保卫侠负责人之一田静表示,但在氮氧化物和颗粒物排放方面,有一个比较大的污染源往往被公众忽略了,那就是柴油机尾气。近日,在科技部社会发展科技司与科技日报社联合召开的雾霾防治专家座谈会上,环保部机动车排污监控中心主任鲍晓峰研究员说。他认为柴油机这一说法涵盖的范围更加准确。另一方面要综合运用交通管理、经济措施、城市规划等手段。
贺克斌表示国V达标需综合使用两种技术,这样可以同时降低氮氧化物和颗粒物。比PM2.5还小的柴油尾气颗粒实际上,我们对汽油车,特别是私家车的污染管理已经非常严格了,有些方面甚至比西方国家做得还好,但柴油尾气污染问题仍然比较严重。而非道路移动源涵盖的船舶、飞机、农用机械、工业机械等很容易被人忽略。柴油尾气污染源大货车贺克斌在不同场合呼吁人们注意柴油尾气污染的问题。
实际上,在全球化贸易的推动下,物流日益重要,世界航运也随之发展。因为离我们生活最近,所以人们一提到机动车尾气污染首先会想到小汽车。
人们平常印象中污染严重的大货车、大客车就属于道路移动源的范畴《规划》还明确指出,对占全省国土面积33.4%的生态保护红线区,实施严格的分类管控。
省环保厅相关负责人接受采访时表示,一类区严禁一些与保护无关的开发建设活动,二类区根据生态保护红线区主导生态功能维护需求,制定禁止性和限制性开发建设活动清单,实行准入负面清单。县城以上集中式饮用水源水质100%达标。PM2.5浓度比2015年下降20%,地表水质量好于三类的比例达到89%,比2015年提高5%。到2020年,全省地级以上城市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例要达到80%以上,比2015年提高25%。重污染天气比例控制在3%以内,比2015年减少10天以上。今年底,将建成生态保护红线监管平台,国土、环保、住建、水利、农业、林业等部门分别负责相应监管工作。
聚焦老百姓最为关心的灰霾、小河小沟黑臭、耕地土壤安全、饮水安全等问题,《规划》明确了10项改善环境质量和污染物排污量的硬性目标。2月7日从湖北省环保工作会议获悉,刚刚发布的《湖北省环境保护十三五规划》(以下简称《规划》),以持续改善环境质量为核心,确立了污染治理、节能减排、生态平衡、风险防控、长江保护五项重点任务。
此外,在全面深化生态文明体制改革方面,《规划》也有明确要求,十三五期间,我省还将继续深化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全面建立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离任审计和党政领导干部生态环境损害责任追究制度。推行绿色金融等市场激励机制,构建政府、企业、公众共治的环境治理体系。
进一步完善排污许可、环境司法、损害赔偿等制度,落实企业的环境责任省环保厅相关负责人接受采访时表示,一类区严禁一些与保护无关的开发建设活动,二类区根据生态保护红线区主导生态功能维护需求,制定禁止性和限制性开发建设活动清单,实行准入负面清单。
聚焦老百姓最为关心的灰霾、小河小沟黑臭、耕地土壤安全、饮水安全等问题,《规划》明确了10项改善环境质量和污染物排污量的硬性目标。2月7日从湖北省环保工作会议获悉,刚刚发布的《湖北省环境保护十三五规划》(以下简称《规划》),以持续改善环境质量为核心,确立了污染治理、节能减排、生态平衡、风险防控、长江保护五项重点任务。重污染天气比例控制在3%以内,比2015年减少10天以上。《规划》还明确指出,对占全省国土面积33.4%的生态保护红线区,实施严格的分类管控。
PM2.5浓度比2015年下降20%,地表水质量好于三类的比例达到89%,比2015年提高5%。推行绿色金融等市场激励机制,构建政府、企业、公众共治的环境治理体系。
县城以上集中式饮用水源水质100%达标。此外,在全面深化生态文明体制改革方面,《规划》也有明确要求,十三五期间,我省还将继续深化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全面建立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离任审计和党政领导干部生态环境损害责任追究制度。
今年底,将建成生态保护红线监管平台,国土、环保、住建、水利、农业、林业等部门分别负责相应监管工作。到2020年,全省地级以上城市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例要达到80%以上,比2015年提高25%。
进一步完善排污许可、环境司法、损害赔偿等制度,落实企业的环境责任然而,严守红线的主要因素在人,关键在领导干部。对此,陆军表示,这是不合适的,意见发布后,各地可能还要进行后续调整完善。记者看到,为了严守生态保护红线,意见提出10个方面的政策措施,强化生态保护红线刚性约束,形成了一整套管控和激励措施。
当前,我国各级各类生态保护区域类型多,自然保护区、森林公园、风景名胜区、地质公园、湿地公园、饮用水源地等保护地数量达10000多处,约占陆地国土面积的18%。环保部环境规划院副院长陆军介绍,我国已有耕地红线、城镇开发边界等,生态保护红线是在生态空间范围内进行红线划定。
生态保护红线的划定能够使国土空间开发、利用和保护边界更为清晰,明确哪里该保护,哪里能开发,对于落实一系列生态文明制度建设具有重要作用。意见提出,各省区市形成生态保护红线,环保部、国家发展改革委等部门进行技术审核并提出意见,报国务院批准后由各省区市政府发布实施。
环保部负责人说,从空间范围看,生态保护红线应至少包括:主体功能区规划中明确的禁止开发区域,如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森林公园、地质公园、世界文化自然遗产,以及国家公园、湿地公园、饮用水源地等,这些区域都是法律法规具有明确保护和管理要求的。红线,是必须严防死守的高压线划定红线是基础,严守生态保护红线才是关键。